智慧文化
根据国家发展规划,文化产业的比重逐年上升,并且正在发展成为国家经济支柱产业之一。建设成功的智慧城市是文化的城市,一定会将文化视作“智慧城市”建设的重要一环和重点拓展方向,以“物联网”技术为核心,综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形成“智慧文化”,在数字图书馆、数字博物馆、数字档案馆、数字化展览馆等诸多领域形成智慧文化建设及应用的核心竞争力。同时提供文化创意产业平台、展览展示设计施工、文化类项目咨询与运营规划等服务。
一、智慧图书馆
利用信息网络,将信息资源按一定组织形式,以满足分布式面向对象的信息利用需要,这是新一代智慧图书馆的基本建设要求。智慧图书馆利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书资源,把各种不同载体、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用数字技术存贮,以便于跨越区域、面向对象的网络查询和传播。它涉及信息资源加工、存储、检索、传输和利用的全过程。
二、智慧博物馆
采用统一框架和标准,综合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,做好现场服务、网上服务、馆内业务、馆际交流及基础支撑五个层面的核心工作,构建一个以信息网络为支撑,文化遗产数据中心为基础,以基础构架建设、观众服务建设、综合业务建设和博物馆运营推广,面向多层次受众的信息系统。这是现代化博物馆高效运行服务的一套必备平台,提供收藏保管、科学研究、宣传教育、陈列展览、考古修复、展馆运营、国际交流、文化休闲等多项业务,具有绿色化、运营化、国际化的集群馆发展趋势。实现博物馆文化的数字化积累、互动式展示及信息化传承。
三、智慧档案馆
通过存储管理与调度、全文检索以及基于数字签名加密的数据传输交换技术,实现海量数据存储。智慧档案馆将有机地整合多种类型、多种载体的档案及文献信息资源,建设海量档案数据接收、处理、存储、管理、利用、分发、展示的集成管理中心,
实现文献资料库贮存、检索利用的即时响应和跨地域跨平台的资源共享、互连互访。
四、智慧展览馆
智慧展览馆是以展览服务为核心,发挥互联网海量、集成、搜索、交互、多媒体等优势,以围绕每场展出的信息预告、在线多媒体预展、媒体专家和公众点评、展品运营为主体内容,以移动互联网相关平台为载体,全方位联动参展相关机构、场馆、人员、物品、交流活动、人才培养等商业服务。智慧展览更强调借助“互联网+”,坚持以人为本,让展品能跟公众高度交互,为公众提供无处不在的服务,传播科学技术、中华文化和历史文明。